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子海外生活日常记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子海外生活日常记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子女在国外父母怎样给钱?
指你在国外父母怎么怎么样给钱事先的话,嗯,如果你去国外的话,父母会给你办一个账号。如果说你缺钱的话,父母的话,就会通过这个账号打钱给你,那如果说你是未成年以后办不了账号的话,儿子,他要这父母的话,也会通过学校来转转,钱给你换,所以这个的话,你不用担心
如果子女在国外,选择在哪里养老?
我有一个女儿在澳洲,她在澳洲生活有10年了,2017年结婚,今年三月刚生了小孩。我在今年初就来到澳洲帮忙照顾宝宝,目前小孩已有5个月了,基本上他们都已上手顺利了。我也准备回国,可是因为机票原因,还在努力争取中。我的143付费***也在等待中,但通过这次半年左右的相处,我决定以后还是回国养老。
之前还有一种想发是和孩子同在一个城市,原本打算把国内的一套房子卖掉来澳洲给自己买一个小房子。但这样的想法现在觉得太天真了,虽然我只有一个女儿,但她嫁的是老外,再加上她19岁就在国外生活,很多想法和做法都远离国人的习惯和思维啦。
所以趁现在的我还不算太老,在国内有房有车有退休金,回国后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养老就呆在国内吧。朋友们说这样好吗?
我女儿定居加拿大,我为了给他们带孩子在加拿大待了5-6年,女儿说让我们去她那里养老,我却越来越坚定在国内养老,带完孩子任务完成了,不想再参与到孩子的生活,老两口有退休金有住房在现在身体还不错的情况下好好为自己活一回太香了,动不了请保姆或者去养老院,人生有很多无奈,不管在哪里没有完美
北京有位81岁的老母亲,卖房去美国投奔女儿。到美国后,女儿女婿悄悄搬家,老母亲一气之下跑去机场,熬了3天,最后在好心人帮助下才安全回国……
北京的这位母亲,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她独自一人将女儿带大,女儿考上了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毕业后,母亲卖掉了北京的房子支持女儿去美国留学。
女儿与第一任丈夫生生了一个女孩,外孙女1岁起就交给了母亲抚养。外孙女12岁时,祖孙俩跟随女儿去了美国。
女儿的第二任丈夫是个美国人,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她跟美国女婿相处得不好,时间长了,母亲越来越觉得无法继续在美国待下去,她决定离开女儿,回国一个人住。于是她订了一张2016年11月13日回国的机票。
11月3号,81岁的母亲出去遛弯回家发现房子里的东西都已被搬空。女儿女婿搬家了,却没有给她留下新家的地址,甚至连她最喜欢的宠物小狗都没给她留下。
起初的惊愕过后,母亲的内心满是荒凉。她给外孙女打了一个电话,让她送自己去机场。外孙女叫车将她送到了机场,到机场后,老人将手里的机票花了100多美金改签到了6号。
就这样,患糖尿病而且语言不通的老人独自一人,在机场熬了三天,当时她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两个晚上没有睡觉,熬得眼睛都红肿了。
在机场里,一位热心的华人朋友正好去机场送亲人,看到这位高龄的中国老人独自一在机场,带着两个大行李箱,面容极其憔悴。于是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联系家人,老人却表示自己不想留在美国,“死也要死在中国。”
在热心的华人朋友和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最终老人住进了机场的旅店,等待6号起飞的航班。6号上午,老人在旅店吃完早餐后终于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81岁老人滞留美国机场三天的消息在网上很快便传开。7号晚上,得知情况的北京社工在首都机场,核对了航班信息,举起写有汉语拼音的接机牌,想给这位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机场工作人员将老人用轮椅推出时,老人见到陌生的社工,立刻从轮椅上站起,以此表示自己身体的健康。
社工问老人:“女儿不管您了?”
老人却表示否认:“我是自己提前3天出来,不是被赶回来的。”
然后她又有些紧张和提防:“我的事情,怎么国内都知道了?”
社工关切询问她:“我们能帮您什么呢?”但除了道谢,老人没有表达任何诉求。她说:“在国外,子女本就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反正在美国我也住不惯,我有退休金,在国内生活毫无问题。”
聊了没几句,来接老人的接机人来了。在接机人手里,有一张纸片,写着老人的姓名等基本信息。可以看出他们此前并不熟悉。老人介绍,这是她“忘年交的亲家”。
后来,老人用接机人的手机给社工连打两个电话,反复提醒所有的一切到此为止,请不要影响家人在国外的生活。
11月12日,外孙女打来电话和老人道歉,接完这一通电话,老人非常开心。她开始告诉身边人:“我脾气也犟,国外住不惯,分手是早晚的事。”
也是在12日,老人主动要求“搬家”。来接她的人,据说是老邻居家的年轻小伙子。社工提醒老人去邻居家住,知会一下当地的社区服务中心。老人却说不必了,因为她仍然害怕会有任何信息流出,对女儿、外孙女造成不好的影响。
故事中的老人卖掉房子资助女儿出国,后来又尽心尽力的帮忙照顾外孙女,在美国待了数年却依然不懂英语,可以想象她在美国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方便。
所以,她在和女儿女婿闹矛盾后,毅然而然地选择了回国。而没有了房子,回国后的她只能辗转地借住在别人家里。值得庆幸的是她还有一份退休金可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
近几年,这种去国外投奔子女,最后晚境凄凉的***屡见不鲜。古人言“南橘北枳”,如果去到国外,老人心中还留有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观念,潜意识中认为后代理应孝敬长辈,在异国他乡养老,心情就会不好。
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又融入不了国外的环境,心情难免低落。加之人到晚年,各方面能力都在衰退,即便努力,成果也有限。所以,老人们如果想投奔国外的子女养老,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子女长大成人后,有了自己的生活,很难感同身受父母们的困难和孤独。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认清这样的事实,调整心态,尽量做到不依赖,不被啃,随时提醒自己:老伴,老窝,老本才是最重要的。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倾其所有地资助子女,一定要给自己留有独立生活的底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子海外生活日常记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子海外生活日常记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